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

Day 343 [96/150] Villa Savoye


所有建築人都一定要知道的經典案例,也是現代建築的起源。



柯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建築師,同時也是畫家、雕刻家。

1914年柯比意提出Dom-ino System理論。特別是「構架結構」(Frame Architecture)的思想:由於樓板可以被柱子撐起,牆跟結構分離,牆不再跟結構產生關係。因此形成了自由平面(Free Plan)的想法,科比意認為透過「牆柱分離」才能產生自由化的建築。
於是在Dom-ino System的基礎下,1927年提出「新建築五點」觀念:
       1.    底層架空:

                           通過底層架空,柯比意將Villa Savoye打造成一個如同漂浮在空中的方盒,
                          將基底融入周遭的綠茵之中。


2.    屋頂花園:
平屋頂可以用作露臺,也可種植花草,更可以是休憩的露天房間。

3.    自由平面:
建築物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不使用承重牆和隔斷牆,樓板由立柱支撐,房間可以自由佈置,一些輕巧的隔板足以起到分割空間的作用。

4.    自由立面:
因為所有的立面均不受承重結構的限制,獨立自主地鑒於立柱之上,設計可以完全取決於外部觀感。
        5.橫向長窗:

                      更因為牆面不需承重,立面得以大面開窗,帶來良好的採光跟通透的視野,
                      這是現代主義建築的兩大寶貴要素。


1931Villa Savoye建造完成,柯比意在這棟建築完全實現了「新建築五點」觀念。

 主入口立面。







這是柯比意為了Savoye家族建造的度假別墅,Savoy只有夫妻跟兒子共三位成員。Savoye夫人希望自己的新別墅是走在時代的尖端,因此找到柯比意來設計。Savoye家族財力雄厚,擁有兩輛汽車,試想在1920年代,擁有一部汽車已經是件大事了,更何況是兩輛。

柯比意對於這棟別墅的設計觀點是,他把房子當成是雕塑品,需要環視觀賞,加上整個基地在當時最好的河谷風景是在背面部分,因此在進入這棟房子前,你需要繞到背面才能進到主入口,車道的設置也是,除了打破進門就看到正門的思想,整個房子充分強調背面河谷的風景。


雖然整體造型很新穎,但形式上卻是古典的,柱子的設置就像帕德嫩神殿般的有秩序。


一樓設置傭人的工作空間為主,而主人的主要活動空間在二樓,再加上當時權威醫生提出的健康觀點,勤洗手對健康良好,因此在一樓的柱子後面設置獨立的洗手台,在當時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

柯比意希望除了在外圍能夠環視這棟別墅外,在內部也能有這樣的效果。

因此在房間的正中央設置斜坡,周邊都是玻璃,也是建築漫遊的理論實踐之一(走樓梯時往下看階梯跟走斜坡時會抬頭看的建築心理學理論利用)
樓梯的設置是為了能夠提供傭人快速動線使用,因此靠近廚房、次要入口跟傭人使用的廁所。


















客廳的大面玻璃不是原始版本,因為在當時因技術問題還無法製作這麼大面積的玻璃。
落地玻璃窗可以透過轉軸開關,打開直接通向二樓戶外平台,形成內外空間一致的效果。
因為家具搬運不易,因此也同時設計了固定家具來解決此問題。
在室內處處可以看到水平窗帶所帶來的框景效果,不僅是窗戶,也是畫框,更是形成內外一致沒有隔閡的媒介。













 客房衛浴及櫥櫃。













 廚房



而屋頂花園的定義跟字面上有所不同,柯比意認為屋頂平台是個房間的概念,除了種植花草,把原本被建築占用的面積在屋頂還回來外,也是個享受日光浴的房間跟活動的空間。








這個案例是10年前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當時剛進入建築系就讀,根本就不懂這樣的設計到底好在哪裡,不過10年後,親自造訪,體驗完全不同。

於是從早上10點半待到下午四點,還享有了專屬的個人導覽,雖然導覽員是怪咖。


對於法國人對於此經典作品的態度跟荷蘭完全不同,毫無保護措施,進門完全沒有穿著防護鞋套,櫥櫃也都可以任你開闔,雖然這棟別墅在二戰期間被德軍佔領並嚴重損壞,在30年前才修復完畢,但還是覺得這樣的態度有點不可思議,不過得益到我這參觀者就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