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Day 365 [118/150]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一棟美術館,讓一座工業城市起死回生。


畢爾包在16世紀開始就是巴斯克自治區的首都及經濟重鎮,
1940年代著重於鋼鐵工業,因此造船成為畢爾包的主要經濟來源。
1980年代經濟危機而開始衰退,於是政府積極想以文化發展讓城市再生,
而古根漢美術館只是其中之一的計畫,
其餘還有由Norman Forster設計捷運系統的設立、

輕軌、Euskalduna音樂廳
Santiago Calatrava設計的Zubizuri人行路橋、

磯崎新設計的Metropolitan雙塔等等。

1991年,古根漢基金會預計在畢爾包設立美術館,於199710月開幕。
Frank O. Gehry 這位擅長以曲線造型的建築師設計,搶眼的造型跟新穎的材質使用,
讓古根漢美術館成功地讓畢爾包,轉型成為文化都市,後來人們還稱作「畢爾包效應」。
基地前身是座船塢,北面緊鄰著Nervión河、
東側則是有主要聯外道路的Salve橋緊鄰在旁,南面有輕軌車站。

Gehry當初在設計時讓這座美術館本身也是個雕塑品,
以代表畢爾包過去的魚跟船來當作發想,
因此可以在外觀看到類似船身的造型、厚度僅38mm的鈦金屬薄板像魚鱗般覆蓋著大部分立面,隨著時間變化,反映著陽光跟水面的顏色呈現不同的色調。






















在外部設計30公分深的水池包圍著美術館,就像是個連接河流的媒介一樣,
把美術館跟河流的隔閡降低,而在河面上的人行景觀橋,
則會定時釋放出水蒸氣,賦予大船入港的形象。







建築師的發想卻苦了結構技師,結構需要運用3D繪圖軟體CATIA下去計算立面的每片鈦金屬也都需要獨自製作,才能符合這樣的流線造型。


有別於外部的前衛,內部則是用鵝黃色石灰岩當作主要的材質,




內部有20個大小不一的展覽室,最大的為寬30公尺,長130公尺,裡面展出的是藝術家巨大的鋼板作品,走在裡面的空間體驗非常特別。











大廳幾乎是所有量體的融合空間,最精采的部分也在此,
雖然量體從垂直水平變成曲線,但是基本的配置還是不變,
例如北向面河處就用大片玻璃帷幕跟空中廊道來強調河流跟保留景觀。










今天有從Salve橋上的跳水比賽活動,河岸兩側聚集了滿滿的觀眾,包括美術館裡面也是,空中廊道頓時成為觀景台,工作人員還必須控制人數避免太多人站在上面。







最能體驗到建築物是雕塑品的部分,個人覺得是電梯旁的玻璃帷幕,這片除了造型以外,毫無功能上的運用,若是拿掉這片,整個大廳又不是那麼流暢。



以前曾有聽聞因為造型太特殊,空間反而搶了展覽作品的風采,
而且部分牆面非垂直水平,也有使用上的不便。
實際來體驗之後,個人覺得展覽空間沒有想像中的扭曲,
甚至某些展廳還是方正格局,而扭曲的展廳也因為樓板夠高,影響作品的程度不大。
展出的是當代藝術作品,個人涵養不夠,即便有語音導覽,但還是無法了解當中意涵,所以只匆匆撇了展覽品幾眼,就開始觀察室內空間,我想這就是空間影響作品的原因之一?
動線上也比想像中的順暢許多,單一動線就可逛完所有展廳。


這是個看似複雜,卻再簡單不過的一個案例。
歸功於Gehry的手法,古根漢美術館的確非常有話題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