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行程在一個月內決定,實在是無法把所有資料都找齊,
所以每到一個城市,除了之前累積的資料外,還會看一下當地的觀光地圖當作參考,看看是否有沒發現的案例藏在城市中。
Van Nelle fabriek(Van Nelle 工廠)就是這樣被我發現。
不過也因為事前沒有做好功課,所以前天走到工廠前就吃了個閉門羹。
於是到線上預約導覽,終於得以進去參觀。
Van Nelle fabriek是個位在鹿特丹城市西邊的一座辦公室。前身是個專門加工菸草、咖啡、茶葉的工廠。在1996年代工廠關閉後,轉型成為一座辦公大樓,因為進駐的公司多半以設計為主,因此這裡也稱Van Nelle設計辦公室,並在2014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Van Nelle fabriek是由 Van Nelle家族創建,事業起先只是個小型零售店,由Van Nelle夫婦經營,一開始就是專營菸草、咖啡跟茶葉,後來生意逐漸擴大,兒子決定把分散在各地的工廠集中管理,建造從1926年直到1932年工廠完工,共歷時六年。
但在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遭受轟炸,
也因此現在廠房的玻璃及部分的燈具照明並非原始材料。
在建造期間,原設計師因為心臟病發倒在街頭過世,事後由在台夫特大學念建築的兒子接替父親的工作,但Nelle家族不放心把這樣的工作全權交給年輕的兒子,因此特別找來另一位當時在荷蘭也很有名氣的建築師,當作總監,一起合作完成這座工廠建造。在建築業很少會有如此的現象,有種技術指導跟傳承的意味存在。
Van Nelle 是個注重員工身心健全的公司,他們認為員工的身體健康,
也能提供更多的創造力跟體力。
所以一開始的工廠選址很重要,而剛好合作的建築師在現址旁邊有個社區住宅,好方便員工上下班,且這裡有運河經過,可以用來輸送貨物;雖然有鐵路經過,但沒有車站停靠在附近,但因為附近沒有任何高樓建物,可以確保工廠的標誌能夠被經過的乘客看到。且為了保持工廠周遭的景色,還一併把周邊土地買起來。
特別在轉角處設置一個觀景台,可惜我們無緣進去參觀。
屋頂的Van Nelle商標,據說一開始還有:專門製造高品質菸草、咖啡及茶業工廠。
但因為需要花費太多資金,所以作罷。
但因為需要花費太多資金,所以作罷。
工廠內部除了基本的廠房,還附有運動場(足球、網球),以及員工餐廳。
工廠的設計是標準的「形隨機能」,沒有任何空間是浪費的。例如因製作三種產品所需要的流程不同,而建造出8層、5層、3層的樓高,分別給菸草、咖啡、茶葉使用。而各區的廠房還可以看到挑空二層,或者高六米的空間。
三棟建物由樓梯塔連接,一般工廠會設有獨立監視塔,好觀察整個廠區的貨物輸送狀況,但因為當時為了建造如此新穎的廠房,需要龐大的資金,為了節省經費(一方面也是沒有經費),所以在這裡就看到結合樓梯間頂部空間的監視塔,實在是非常聰明的設計。
流程多半都是從底層把原料輸送至頂部,而後一直往下,直到地面層產品完成,直接打包上貨車,也因此可以看到廠區內有三條貨物輸送帶。茶葉部門的外牆還設有空箱丟棄的軌道。
而建材是使用當時少見的鋼筋混凝土,而非荷蘭傳統的磚造建物,因為混凝土的特性較磚造多變,也因此設計出所謂的「蘑菇柱式」,這樣的形狀有高乘載的功用存在。而每個柱面上都有凹槽,可以用來增加牆板,隨時用來改變工廠空間。
在當時,私人企業擁有供電系統是件創舉,在荷蘭史基浦機場落成後七年,Van Nelle工廠就有自己的供電系統,也難怪在發電機的設計上也採用大片玻璃帷幕,好用來展示這樣的成果。除了供電系統,廠區的暖氣及供水系統也是經過特殊設計,直接由供電區這裡輸送到廠內全區,到現在依然還能使用。
樓梯間的暖氣系統。
而為了減少能源,以及Nelle認為自然光更能比室內光促進健康,所以外觀採用大面積的玻璃帷幕。而在Van Nelle工廠裡,能夠看到很多的原創細節設計。例如玻璃帷幕的開窗設計,軸心不是設在兩旁而是在中心,減少了軸心距離,這樣能夠減少風大時,窗戶被吹到關上產生的力量,據說只會輕輕闔上而已。
也可看到清洗外觀的軌道設置在頂部。
電梯前的樓地板可以開啟,好讓運送大型機具。
安全門的自動關閉設計也很簡單,只是在底部加上斜坡,讓門可以關上。
不過除了機能上的設計,在Van Nelle也看得到「老闆管理員工」的建築設計細節。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能夠洗每天溫水澡是件奢侈的事情,而 Van Nelle工廠為了保持產品品質,特別提供了員工沖洗流程。男女員工在中央入口進入後,會分別由左右兩旁的樓梯上到位於二樓的沖洗區,先用溫水洗淨身體後再進入廠房。
把手角度傾斜,產生視覺上的錯覺造成不適,藉以催促員工不要在樓梯間逗留聊天。
廁所也跟工廠一樣開大片玻璃帷幕,採光良好,但也同時方便觀察員工有沒有在廁所偷懶。廁所的磁磚也是特別訂製(Sonne House也是採這樣的磁磚,只不過是綠色的。)
,好方便清洗。
還有方便為開關廁所高窗的設計,都是原創,
雖然有點多餘(花錢),但可以看得出來建築師的用心。
辦公室特別跟廠區獨立開來,並且用唯一的人行空橋連接至廠房內。並且還能連接至一條獨立的半地下走道,由於工廠的三種產品有時需要用嗅覺來判斷品質,這條走道能直通廠房各區,用意是在於讓管理者要通過廠房時,不會聞到產品的味道,以免互相影響嗅覺判斷。
不過事後導遊也告訴我們,這裡目前還是私人經營,雖然降低了租金,廠區內的辦公室出租率並不高,參觀時很常看到空著的辦公室。但因為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內,以及營運上需要更開放,也因此目前廠區積極地對外提供空間,舉辦派對、會議使用,以及提供這樣的對外導覽,好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地方。
這個案例讓我想到高雄的橋頭糖廠,1902年建造,有台灣第一座新式糖廠之稱的美名,但卻因為木造宿舍群常常無故起火,無法保留原始廠區建築群面貌,原有製糖廠區也只增設了參觀步道提供民眾看著告示板參觀,沒有更多的作為。以及在高雄新市鎮的都市規劃圖中,卻只剩下橋頭糖廠捷運站前的一片林地保留下來,其餘都規劃成商業區。雖然去年開始,廠長宿舍得以修復,副廠長宿舍還靜待同樣的待遇,而捷運站前的宿舍群,也因為開始進駐餐飲空間而得以活躍,但整體的空間規劃實在是感受不到對於這個廠區的尊敬。
不過看到近兩年糖廠的空間開始活躍,也算是稍微得到安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